
热点资讯
活动通知
扫码关注中国建设传媒网公众号
提升企业法律意识,助推企业优质发展
作者:张钰 来源:中国建设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8-10-26 14:49:49 浏览次数:3410现如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十九大以来更是特意强调“加大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近年来,公众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渐提高。许多司法案件更是被公众舆论掀起波澜。全社会法制观念明显增强的同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头军更承担着增强企业员工法律基础建设的责任。目前而言,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还有待加强,尤其面对更加细微具体的法律法规时,难免会捉襟见肘。那么,我就从如何增强企业员工法律意识的方面浅谈一下我的认识。
<!--[if !supportLists]-->第一,<!--[endif]-->主动培养知法意识。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法的规范性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企业员工意识不到法律的重要性,与法律的正确道路背道而驰,那么无异于是向法律的权威提出挑战,在违法的边缘行走。到时不会有“不知者无罪”这样的说法。人人都应该知道的,并且能够轻易知道的法律法规,你若不知道,就有可能触犯法律。因此,认识到知法的重要性是提升法律意识的首要基础。企业可以多多组织普法活动,利用职工书屋,多多学习《产品安全法》、《合同法》、《宪法》等相关法律书籍;组织观看普法教育警示片,通过教育片学习法律知识。?xml:namespace>
<!--[if !supportLists]-->第二,<!--[endif]-->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法律是公众维权的武器,同时也是人们不能触及的底线。法最根本的特征是强制性。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性才能保证国家正常的运转,保障社会的安全发展,保护企业的规范生产。例如在不久前观看的教育警示片《代价》中,之前地位显赫的银行行长因为违法乱纪最终锒铛入狱,在监狱中拖沓的脚链声显得格外的刺耳,他用血的教训提醒公众不遵守法律底线的代价则是受到法律的严处。所以,作为企业员工更要尊重法律,认可与接受法律的权威,真正从内心深处遵守法律法规。
<!--[if !supportLists]-->第三,<!--[endif]-->养成行为风险意识。人们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绝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人们的社会关系就像一张大网,互相联系,紧密相通。自此而产生的法律风险不断增多。企业员工首先要做到有意识的预判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其次面临各种风险因素,不论是作为企业员工还是个人,都要尽职尽责,正确防范和应对,提高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企业以及个人的法律防范意识,规范个人行为。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企业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正确引导员工提升法律素养;对于员工个人要严守法律法规。以个人之能力助推企业之发展。相信将法律思维合理融入到企业发展当中,定会迸发出不一样的活力。
地方站点 欢迎加盟
友情链接 申请加入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自然资源部
- 国土经济学会房资委
-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 中国建筑业协会
-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
- 北京建筑业联合会
-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
- 【合作媒体】新华社|新华网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 《人民日报》|人民网
-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
- 《光明日报》|光明网
- 搜狐
- 新浪
- 网易
- 腾讯
- 凤凰
- 央广网
- 中国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日报网
- 《今日国土》杂志
- 《中国建设报》
- 《中华建设》网
- 《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网
- 《建筑时报》|建筑新网
- 《中国建材报》网
- 中国建材新闻网
- 中装新网
- 《中华建筑报》|中国建筑新闻网
- 《中国城市报》|中国城市网
- 《中国交通报》
- 《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网
- 中国建筑装饰网
- 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
- 《工程质量》杂志
- 《中华民居》杂志
- 陕西市政网
- 中国铁路工程建设网
- 中国传媒联盟
- 中国华侨传媒网
- 中国商务新闻网-聚焦
- 中华发展报道网
- 时代中国网
- 中国新媒体信息网
- 企业家日报网
- CCTV寻访栏目组
- 土木极客
- 设计影响中国
- 新报网
- 中国采风网-文旅新网
- 中国新文艺网
Copyright ©2016 中建传媒® 版权所有All Right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6669号-1 中建传媒® 统一热线电话:010-58448787 E-mail:zhongjianchuanmei#126.com(将#换成@) |